苗栗苑裡|房裡古城-苗栗深度文化之旅~新詩路

IMG_6398.JPG

*苗栗深度文化之旅~新詩路:房裡古城華陶窯三義木雕館及苗栗福星社區

雖然孩子們已開學,但仍不減甘單家庭出遊的興緻,這個星期是參加由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主辦的「苗栗.地方文化新詩路」。活動目的是緣於苗栗縣政府近年持續推動社區總體營造與地方文化館等,為此舉辦一場次地方文化館文化體驗之旅,去感受不同時間、空間下分享社造過程中的點滴歷程。

這次活動人數為30人,行程包含苑裡介紹、苑裡房裡古城導覽、華陶窯簡介及中餐、三義木雕博物館導覽、苗栗市福星社區介紹與社區產業體驗。整個行程從地方文化、文創、藝術到社區營造都含蓋了,內容真的很深入!

今天的活動從苗栗火車站開始,我們在八點時到達,同行的另外兩個家庭也都準時到達。除了我們這群11個人外,還有另一群團員是從臺北搭火車南下的,他們也是11個人,各有一群熟識的朋友下出遊,整個活動即使是剛認識也打成一片了!

這個火車站跟三年前的印象不同,好像有整修過,將原來車站前的停車場都改為圓環了!

IMG_6329.JPG

這位是活動策劃單位的執行秘書劉小姐,手裡拿的是這次參加活動的紀念品,特製的限量名信片,有15款各2張。這次活動安排的還不錯,內容相當廣泛且有深度。

IMG_6333.JPG

今天全程解說工作由苗栗縣觀光文化解說員協會理事長擔任謝長捷,就甘單的觀察,他應該對建築、廟宇的著墨蠻深入的,後來才知道其實他對植物最有研究~!真的是偶像一個!

IMG_6334.JPG


裡古城原本是道卡斯族蓬山八社-房裡社之所在地,咸豐三年,泉人在房裡庄之北建街衢,全盛時期,鹽館年產二千石,染布業也非常發達,房裡居民未方便進行商業活動,主要街道上地舖石板,房子遍搭遮雨蓬,一時蔚為不見天街,熱鬧非凡。咸豐五年,紳民陳植東與蔡錫疇倡首捐款築城。房裡城周圍約三里,城牆為土石結構,設東西南北四城門,城外環植刺竹,竹外有城溝,溝底遍置釘桶,頗有發展氣勢。但好景不常,光緒二年,遭回祿之災,街市廢棄,加上海線鐵路在苑裡街上設站,商業活動轉移,房裡街便逐漸沒落了。而今城牆已完全不復見,唯有北邊之大溝渠遺跡依稀可想見當時房裡城之盛況。(引用自苑裡鎮公所)

北城門旁有座北門亭,分別在照片的兩側,北門城牌後方是座福德祠。

IMG_6336.JPG

這裡是舊城門的位置,主辦單位又精心製作 I’m here! 的小牌子供團員照相,真是特別貼心

IMG_6339.JPG

北門亭的保存也相當完整

IMG_6340.JPG

圓柱上的對聯:暫坐涼亭思往事,且依圓柱策前程。有時真的應該放下手邊事,好好的坐著思考一下過去,才能仔細的規劃未來。

IMG_6346.JPG

在北門停旁有面意象牆,上面應該是藺草編織的過程吧!這真的是苑裡的特色之一

IMG_6348.JPG

北城門旁的福德祠,相較平常看的的福德祠而這,這裡算不小了,

IMG_6349.JPG


在城裡的老建築中,不難發現每戶門口都有面陶製的圖案,每戶都不盡相同,這也算是這裡的特色囉!

IMG_6350.JPG

在這裡不難發現土埆厝的建築,仔細瞧瞧會發現土裡都和著稻渣。屋頂的樑也都需要鐵柱來支撐,還看到前人智慧的排水及散熱功能的屋頂。

IMG_6352.JPG IMG_6356.JPG

IMG_6358.JPG IMG_6359.JPG

這是剛那間土角厝的正面,可以明顯的看到斜的屋頂,明口堆的瓦片說明還有在維護著,兩扇窗的長度和高度也都不相同、對稱

IMG_6360.JPG

附近還有崩掉的老建築的一部份,紅磚和土磚的強度確實是很不同啊!

IMG_6362.JPG


在同條巷子還有另一間保存完整的古厝-蔡泉盛號

光緒 2 年大火,燒掉房裡城許多豪宅,富商他遷、市容衰微,雖有部份重建,但日治時期火災再燒掉許多房舍,接著時代變遷,老宅拆除改建成現代建築,只剩蔡泉盛號保存傳統古宅的典型。蔡家擁有大片田產、經營榨油與帽蓆業,亦商亦農,富甲一方,蔡泉盛號兼具住家與商業用途,是家族身份地位象徵,自然考究氣派。蔡泉盛號創於 1897 年(明治 37 年、清光緒 23 年),建築本體(正廳、左右護龍)於 1926 年(昭和元年)興建,1945 年(民國 34 年)加建前屋,形成今日二落、左右護龍的格局。(資料引用自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

IMG_6365.JPG

以屋子的外觀不難發現建材與同時期的不太相同

IMG_6366.JPG

走過店門口會看到還有一落,從這裡不難看出以前的氣派樣子

IMG_6367.JPG

左右兩側伸手分別是積善家及芝蘭室,分別為男室及女室 

IMG_6368.JPG IMG_6369.JPG

甘單覺得特別及吸引人的則是正身檐廊的木構架,華麗卻低調,跟高雄看到林家古厝的風格真的不同,相較之下~這裡又顯得高貴及有書香門第的味道

IMG_6370.JPG

IMG_6373.JPG

門口的磚造圓柱也是其特色,這些都是福建官窯燒製後船運來臺的,可看出當時蔡家的財力

IMG_6372.JPG

多虧老師的詳細講解,讓甘單又聽到許多老建築的故事!

IMG_6378.JPG

這裡也有些說明可以參考

IMG_6374.JPG

正廳的地板以六角磚,象徵長壽之意 

IMG_6375.JPG

正廳供奉著蔡家的祖先 

IMG_6379.JPG

 第二落的建築物介於第一落及道路之間,建築方式真的有很大的差異

IMG_6383.JPG

門口的磚製門檻高度都已被磨得不同了,可以想像以前生意鼎盛的熱況

IMG_6386.JPG

整條老街並沒有太多的商店,甘單反而喜歡這樣的感覺,單純又樸實的原來風貎

IMG_6387.JPG


房裡順天宮

距蔡宅不遠處的順天宮,創建於雍正二年(一七二四),是房裡城最古老的寺廟,也是苗栗縣少數的古廟之一。順天宮主祀媽祖,習稱城內媽祖,另一座位於苑裡市區的慈和宮,則稱為城外媽祖。該廟除祀媽祖外,尚配祀玄天上帝。傳說玄天上帝,原奉於竹南鎮另座廟寺,有一年順天宮舉辦「平安福醮」,信徒邀請沿海各廟神祉,前來共襄盛舉,醮事辦了,分送各路神祉回原寺廟時,惟有玄天上帝安座不動,執意不肯回去,信徒乃將之安奉於順天宮。歷經兩百多年的歲月,正殿和偏殿仍保存原始風貌。廟的基地很小,但是其建材如福杉造的門檻、窗櫺、觀音石砌的石階等都樸實的保存著歷史軌跡。(引用自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IMG_6391.JPG

吸引甘單目光的是屋頂上的交趾陶-福祿壽

IMG_6397.JPG

 

在這裡,大夥一樣圍著老師在聽這裡的故事

IMG_6394.JPG

 

這座官義渡真也是有他的故事哦!而且甘單特別照出特寫讓各位朋友仔細去看看

石碑右側寫著:道光丁酉年(即道光十七年,一八三七)起建設義渡,由官給發工食,往來行人隨到隨渡,不准需索分文,如違鳴官嚴辦。意即為了避免有人抬價,於是政府僱工擺渡,而且免費搭乘,原來以前就有類似免費公車的服務了!

但是房裡溪並沒有設置義渡啊!原來是一場大水後,將原先設置的大甲溪官義渡給沖到這裡來,後來有人將大字改成房、甲字改成裡,於是成為了房里溪官義渡。這也是為什麼特寫了房裡兩字讓大家去找大甲的痕跡。

IMG_6392.JPG

IMG_6395.JPG

奉天宮兩側有二顆老樹,都是經過樹醫生搶醫後存活下來。來到這裡,可以仔細看看樹動手術的痕跡。

IMG_6400.JPG

第一部份就暫時寫到這裡,因為甘單工作比較忙,只能一個段落慢慢寫,敬請見諒囉!

IMG_639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