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苗栗|福星社區-新詩路 深度文化之旅

IMG_6530.JPG

*苗栗深度文化之旅~新詩路:房裡古城華陶窯三義木雕館及苗栗福星社區 

在享用華陶窯的割稻飯後,轉往以木雕聞名中外三義

正好今天是2013三義國際木雕藝術節開幕

而我們的目的地是國內唯一以木雕館為專題三義木雕博物館

IMG_6510.JPG

木雕館前正好舉行社區才藝競賽,十多個苗栗縣各社區發展協會的競賽隊伍正接連表演

因為有評分及獎金,所以每個參賽的隊伍都很專注在演出

不過蠻可惜的因為參加今天的活動而錯過了上午的魯班祭活動

IMG_6511.JPG

館前的兩隻大象真的很傳神,可惜只能拍到一隻

博物館的票價:全票80元、團體票70元、學生及優待票50元

整個展場分為二建築,展出主題為雕刻藝術的起源、中國雕塑歷代風貌、三義木雕源流等等

因為館內不能拍照,所以沒有照片了

不過裡面展出的作品真的蠻多的,也非常具有特色

建議可以來欣賞~

IMG_6512.JPG

停車場車輛在我們要離開之際已擠得滿滿滿,除了觀光團外,應該也有不少來參加活動的吧

IMG_6516.JPG


今天的最後一個行程,苗栗市福星社區發展協會

大家應該很少接觸到社區發展協會,或是不瞭解社區到底有什麼好玩的

常爬甘單的部落格或粉絲團的朋友會發現甘單貼的活動訊息常有社區出現

特別是午餐時間或是DIY課程體驗,其實這是要發展社區觀光的兩個特色

社區是最瞭解在地文化、生態及農業的基層組織

也是最容易去保存、維護、瞭解及宣揚的團體

配合發展觀光、保存文化等工作都是靠這群默默在社區服務及付出的小人物

結合當地現有的特產或農作,發揮創意及巧思的行程

都是正港的在地精神及特色

對甘單而言,小村落的小故事比起大家追逐、蜂擁的景點還吸引人

那是用濃濃的人情味及故事而調味而成的一份感動


到了安瀾宮活動中心,很容易看到福星社區發展協會及守望相助隊

抬頭一看有二條龍在樓上呢!莫非….跟龍有關….

IMG_6517.JPG

IMG_6518.JPG IMG_6522.JPG

爬上3樓的樓梯間,都會看到點綴彩燈的龍及社區活動照片集錦

整個氣氛都熱鬧起來,有點節慶的感覺呢!

IMG_6521.JPG

隔板貼的海報都和龍有關

有(查無 火旁 字,以下用旁字代替)旁龍、跈龍、迎龍等等

跈龍:苗栗客家人元宵節藉「迎龍」趨吉避凶,亦是歡慶「燈節」活動的呈現,早期農村路燈並不普遍,龍隊多以「火把」〈稻草編織捆綁而成〉領路,挨家挨戶參拜,而民眾手牽孩童提著燈籠湊熱鬧,跟著龍走,可以多吸點「龍氣」帶來平安吉祥,因此民眾樂此不疲,漸漸形成這個文化「跈龍」。跈龍〈客語:跟著龍走的意思〉,在客家人的習俗中,認為跟著龍走,除了吸收「龍氣」,又意喻跟著龍前往光明大道,因此民眾依序集結人潮,漸漸演變成跟著龍出巡的跈龍文化。

旁龍:苗栗龍活動是從客家人特有的「金龍參拜」民俗演變而來,是不同於一般的舞龍表演,除大陸原鄉有「火龍陣」外,並無「旁龍」一項,依官方說法是苗栗地區「迎龍」演變而來,一般舞龍為廟會或慶典時,以表演及慶賀性質為多,鮮有燃放鞭炮擲向龍身。苗栗人「迎龍」同時民眾會燃放鞭炮,一方面恭迎神龍的靈氣驅邪納吉之意,一方面慶賀助興,而燃放鞭炮所產生的聲、光、煙霧,視為大氣中的雷、電、雲,全身亮麗的神龍在煙硝瀰漫的炮陣中穿梭翻騰,猶如行雲駕霧,而龍隊隊員亦在炮聲的助興下,舞得愈是起勁,民眾不僅可以欣賞到元宵旁龍之美,更添加了年節的熱鬧氣氛。近年來,拜經濟、科技之賜,使得舞龍製作技術改良,燈光、音效及道具、服飾的加強,更加入了雷射、煙火秀後,讓旁龍成為一種精緻、科技化的展演藝術活動。(參考2013苗栗火旁龍官網)

 這裡陳列的竹編龍真的蠻多的,在信義房屋-向社區學習-一家幸福行動計畫中

都可看到福星社區所提出的都是與龍及竹編有關的計畫

而且歷年無論是守望相助隊、六星計畫或是低碳社區等

成果都相當豐碩,也成功的把社區的特色和文化結合,創造更多的資源

IMG_6523.JPG

這張照片如果是正常在學校的話,台上的老師不知道會不會昏倒!

每個孩子都趴在那裡…..您~累了嗎?

IMG_6528.JPG

社區的常務理事賴桑很專心的為我們做社區簡報,以便讓我們更瞭解這個社區的凝聚力及成果

比較讓甘單覺得不同的是那身花布襯衫,真的蠻好看的! 

IMG_6536.JPG

 

而其他的志工媽媽很熱心的幫我們準備一大鍋綠豆湯

感動到不行,雖然只是很平凡的綠豆湯,但是心裡好溫暖哦!

每次到不同的社區都有一樣的感動,感動的是源於他們的熱情及無私付出!

IMG_6540.JPG

IMG_6538.JPG

除了陳列竹編龍外,還有不同材質製作的龍

IMG_6542.JPG IMG_6543.JPG

IMG_6547.JPG IMG_6548.JPG

以下的一小段龍的部份是甘單自己要復習的,因為甘單想到之前去旗山玩的時候

林老師有說到中國人的龍~有很多造型且有各別的名字

所以特別紀錄一下,方便記憶!

龍的角似鹿、頭似駝、眼似蝦、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

「龍生九子」是古人的傳說,傳說龍生九子不成龍,九龍子性情各異,各有所好。九子就是霸下、螭吻、蒲牢、憲章、饕餮、蚣蝮、睚眥、狻猊、椒圖。你一定常在宮殿、廟宇或是畫稿、建築、家具、衣料等器物上,見到牠們的蹤影吧!上圖是畫稿上的造型。  

第一子贔屭,一名霸下,形似龜,好負重,這便是石碑下趺的由來。像台南赤崁樓前,陳列的九座高大的乾隆年間雕造的「石龜御碑贔」,雖然雕作寫實的龜形,但由於是龍的九子之一,所以古來多的是螭頭龜身的模樣。  

第二子螭吻(蚩吻、鴟吻、鴟尾、嘲風),形體似獸,習性好張望或好險,成為今日廟宇殿頂、堂塔樓閣等高處的龍或屋上的獸頂、殿角的走獸,也可壓火災。 

第三子蒲牢,形體似龍而體積較小,性好鳴叫,成為今日鐘上的獸鈕。又傳說蒲牢畏懼海上大鯨,鯨擊蒲牢,便會發出很大的鳴叫聲。所以想要鐘聲宏亮,就作蒲牢於鐘面上,刻鯨形的木槌去撞它。東漢班固〈東都賦〉有「於是發鯨魚,鏗華鐘」的文句。後來,禪寺齋堂也懸吊魚梆,據說也在表示魚化龍的「超凡入聖」的意思。 

第四子狴犴,一名憲章,形體似虎而有威力(一說好訟),所以立於官衙門扉或牢獄的大門上。 

第五子饕餮,好飲食,所以立於鼎蓋,甚至成為中國古代銅器最重要的裝飾圖案。 

第六子蚣蝮,性好水,所以立於橋柱;一作帆蚣,好飲。 

第七子睚眥,性好殺,所以立於刀環等兵器上。 

第八子金猊(狻猊),形體似獅,性好煙火,因此立於香爐兩旁,另有一種說法是好坐。 

第九子椒圖(椒塗),形體似螺蚌,習性好閉,所以立於大門舖首。

—–引用自教育部數位學習入口網—–


接下來就是開始這裡的特色活動-竹編DIY了

今天要做的是竹編筆筒…..看似簡單,其實~也不會太難啦! 

IMG_6550.JPG

首先要將細竹片先用水泡軟,乾的竹篇可是很難編的!

IMG_6552.JPG

將泡軟的竹片交叉編在準備好的筆筒架上,水平的要一上一下的繞著

垂真的也要交叉編著,難的是太用力很容易讓筆筒架的細竹斷裂

IMG_6554.JPG

社區媽媽也很熱心的教導孩子們,而且來回在指導所有學員竹編技巧

IMG_6558.JPG

沒想到甘單的”甜不辣”手還編得蠻快的,已經編了18層了

接下來不用編到最高點,只要用輕輕的用工具將上面那個竹環往下敲

敲到編好的竹片最上層,敲緊實後再將細竹剪掉

這就大功告成囉!!!

IMG_6562.JPG IMG_6563.JPG IMG_6564.JPG

帶著自己製作的竹編筆筒及這裡與龍相關的旁龍、跈龍文化等

甘單家庭們要離開這個很樸實的客家社區了

看到福星社區的朋友們還下來目送遊覽車離開,真的是很不捨!

回想今天從房裡古城、華陶窯、三義木雕博物館及福星社區

只有三義魯班祭沒有機會參與到,太可惜了!

不過也給了甘單下次出遊的好理由!

滿滿的回憶與收獲,再加上一點點小缺憾!

已經覺得很滿足了!

再一次感謝苗栗國際文化觀光局大力支持及國立聯合大學創意統合設計研究中心精心規劃

讓我們看到了不同風貎的苗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