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客家文物館|認識六堆客家文化由這開始(忠義祠 / 六堆生活學院 / DIY / 單車免費借用)

DSC_2391

在未到訪「屏東縣客家文化館」前,對這裡客家文化的唯一印象是「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分屬地方與中央,所以每年在館區場域及活動的規劃上,當然是隸於中央的「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資源較充裕。但是「屏東縣客家文化館」算是小而美,而且在地精神及草根性較為強烈。

相關連結:屏東縣客家文化館客委會六堆客家文化園區

屏東縣客家文物館

客家文物館內最大的特色就是仿圓樓造型,十分具有特色。館內設有接待大廳、展覽室、典藏室、視聽室、圖書室、教室等空間,提供客家文化與文物的研究、典藏、保存和展示、推廣等功能。

DSC_2383

DSC_2382

屏東縣客家文化館的位置在台鐵屏東線的西勢站附近200公尺左右,與之前介紹的幾個景點、老街、小吃一樣,都有濃烈的鄉下氣息,商業色彩很低,亦未像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那麼亮。雖然「沒那麼亮」,卻不是代表這麼不好,這裡反而有很好的展區、學習空間,而且不用人擠人或活動搶名額之類,可以很隨興、放鬆的到處走走。

為什麼會推薦以這裡為起點規劃一日遊呢?從搭火車到西勢站下車後步行到這裡只要200公尺,在客家文化館又可以免費借用單車到到附近的老街逛逛,或是參加客家文化館安排的客家文化資產課、手作課或是其他講座都相當不錯,或是揪團與館方規劃半日遊或一日遊體驗及導覽也是很棒的旅遊方式,讓旅遊增加知性與感性及難忘的回憶。

  • 當期展覽
  • 客家文化資產課:客庄老街踏查、哈客麗麗客家歌謠、五溝水-聚落生態導覽等
  • 手作課:手作花布、棉紙撕畫與紙藝、野趣風-樹葉花石、創意作篇、平安皂等
  • 其他講座:養水種電拚經濟講座、文化資產空間活化系列講座

DSC_2399

客家文化館前的鐵馬很像UBIKE吧!這裡的單車只要以證件便可借用,非常方便。

相關景點:

DSC_2397

以花布燈籠圍繞整個遊客中心,大紅燈籠讓這裡有著熱鬧喜氣氣氛。

DSC_2372

一度以為在忠義祠後方隆起的土地是「義民塚」或是「地母」之類的,後來才明白原來是「化胎」。

化胎(引用自維基百科)客家所指的化胎其原意為孕育萬物之一切事務以及承受天地之氣之地,亦是客家傳統家宅最重要的區域,而在風水上象徵安穩,化胎其位置就像家宅背後的支撐一般。

DSC_2375

從遊客中心往接待大廳走去,除了一旁的「化胎」外,還可看到保存完善的石埤。在仿客家圓樓的一樓還有個客家農村生活展示區,將傳統客家生活以客廳、書房、寢室分別陳設,重現厝日物資缺乏時代的農村風貌,對照當今生活,那是古樸氣息且不多見了。

DSC_2386

DSC_2388

在客家文化館近年推動的特色之一就是「六堆結扇緣」,其中的「扇」指的就是「檳榔扇」,檳榔扇是以前先民將枯黃掉落的檳榔葉鞘再利用,製作扇子來起火及搧風時用,這也突顯了六堆客家人的節儉。後來到了清嘉慶年間,地方仕紳在檳榔扇上裝飾畫作或提字,反而成為高級的文藝品收藏。

DSC_2393

在客家文化館裡可預約DIY的體驗客程,不會很難,對孩子而言應該是趣味性更有吸引力。

DSC_2395

關於檳榔葉鞘的再利用,在東海岸的阿美族也會拿來做食器,如長方形的鍋子或是簡易的湯匙,這裡則是拿來搧風,天氣比較熱應該也是原因之一。

DSC_2379

忠義祠

忠義祠緊鄰客家文物館,在其官網或是忠義祠內的碑文都有介紹(引用自官網):

現址為屏東縣竹田鄉西勢村龍門路九十九號,原名「忠義亭」建於清康熙六十年(1721),於康熙六十一年落成,當時主要供奉在朱一貴事件中為保家衛國而犧牲的六堆先民。雍正十年(1732),六堆先民協助清廷平息吳福生之亂,雍正皇帝下旨重修忠義亭;乾隆五十一年(1786)又逢林爽文之亂,六堆軍協助平亂,又獲頒「襃忠」匾額,光緒二十一年(1895),因台灣在馬關條約中被清廷割讓予日本,因而爆發台灣史上最嚴重的戰爭,而六堆居民也不惶多讓,在當時的大總理邱鳳揚率領之下投入此役。

在日據時期,雖然忠義亭並未大幅整修,但在當時,由於日軍急於攏絡六堆軍民的人心,並期盼能將六堆居民的忠義精神轉化為對天皇的效忠精神,因而並未禁止六堆地區的對義民以及祖先的祭祀活動,甚至在祭典上也曾數次派高階官員參加,甚至在明治三十四年(1901)時期,由日本派任的台灣日本總督兒玉源太郎也曾到場參拜。然而此舉非但無法奏效,反而更使的六堆地區的抗日情緒日益高漲,於是日方下令封閉忠義亭,禁止鄉民祭拜,也使得忠義亭日溢傾頹。

雖然在日方的皇民化政策下,讓六堆鄉民無法任意提起過去慘遭日軍屠殺的慘痛歷史,但是這些史實卻在六堆鄉民中口耳相傳下來,而六堆鄉民更心繫忠義亭的重建計畫,終於在台灣光復之後,在地方人士的汲汲奔波之下,終於讓忠義亭於民國四十七年(1958)完成重建,並改名為「忠義祠」,更於每年的春、秋兩季舉行祭典,同時主辦六堆運動大會,藉此讓六堆的「保鄉衛土」的精神得以延續。

DSC_2350

DSC_2353

DSC_2357

幸好客家文物館內有以前忠義祠的照片,現在都重新翻新修建過,稍微少了歷史、歲月的滄桑感。

DSC_2359

比起一些廟宇,這裡顯得靜謐許多。

DSC_2360

在參觀時,剛好看到忠義祠兩旁的龍柱,雖然比起外頭水泥造的龍柱還細小,但是上頭的雕龍卻是相當精緻,像像藝術品。

DSC_2368

在神桌後方有土地龍神香座,一般在閩南或客家聚落會看到,如果是安在祠堂、夥房的祖宗牌位正下方安置土地龍神香位,一般都是客家族群才會這麼做,且早晚上香祭拜,客家夥房的傳統家神。兩邊的「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裡,我們大概都知道黃金是指什麼,卻都不瞭解白玉⋯⋯。後來才確定白玉指的是白米,黃金指的是地瓜。

DSC_2371

這次來到屏東竹田第一次接觸到這裡的景點老街,深深感受到這裡閒緻,如果可以騎腳踏車以緩慢的旅行方式來認識竹田,彷彿回到阿公阿嬤家一樣有著濃濃的親切感與親和力,用心去感受他們臉上散發笑容及眼睛裡的自信,會漸漸被豁達人生所感動,很推薦各位朋友能帶著孩子一起來這裡騎單車,看看臺灣鄉土純樸的一面。

DSC_2398

屏東縣客家文物館資訊

  • 地址:屏東縣竹田鄉西勢村龍門路97號
  • 電話:08-7694722、08-7788116(文物館)08-7789395(學院)
  • 開放時間:09:00-17:00(週二到週日),免費入館,國定假日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