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新屋|稻米故事館-百年木製碾米機及穀倉的故事

123

新屋鄉農會-稻米故事館

住址:桃園縣新屋鄉新屋村中華路8鄰242號

電話:03-4772124 分機509黃小姐


檢視較大的地圖 

門票費用:

  • 僅接受團體預約參觀,暫不接受個人參觀。
  • 20人以上團體,每人酌收30元清潔費,如需加導覽則加收30元, 碾米DIY體驗則加收100元。
  • 鄉內學校、社團、機關團體不收費

開放時間:每週二至週五(08:00~17:00),每週一休館

注意事項:參觀導覽於一週前預約

交通資訊:

  • 搭火車者可於中壢站下車,轉搭桃園客運新屋線至新屋站下車,步行即可到達
  • 由高速公路平鎮系統交流道轉台66快速道路,往觀音由11公里處下交流道沿114縣 道直行,至新屋沿指標即可抵達
  • 由西濱公路前往者南下或北上均轉114縣道往新屋市區,沿指標行使即可抵達

心得:這裡的收費雖然不貴,不過因為團體預約才能參觀,反而讓這裡有紀念性及教育性的場所無法讓更多人知道,相當可惜。甘單倒覺得如果提高清潔費用並搭配碾米的價格為150元也不錯,只要將說明牌示及動線規劃的好的話,是可以開放假日參觀的。團體可自己再安排及預約解說人員,如此一來才得以讓更多人可以看到這完整及有歷史的場館。

提到桃園新屋,大家耳熟能詳的地方大致以永安漁港、綠色隧道及每年的蓮花季最為有名,其實新屋一直是台灣北部重要的水稻產地,有著「水鄉米都」之稱。

民國28年日治時期為儲糧而興建稻穀倉庫及稻穀加工廠,主要建築有七棟。當時的穀倉以磚牆建造,牆壁以黃土泥漿混合谷穀粉刷或以水泥砂漿粉刷,並標上規尺以方便檢測稻穀存量,木架構造的樑柱以榫接懸吊構築,更具保留價值,亦是前人的智慧結晶。

民國93年由客委會召集農委會、農糧署、桃園縣政府等相關單位,共同研議修復保存再利用以延續歷史文化的傳承,於民國95年11月完成歷史建築群外觀修復工程,民國96年度以舊穀倉展示空間利用計畫工程,在其內部修建稻米博物館,打造兼具教育傳承場域以保存更完整的歷史文化記憶。

 


目前新屋鄉農會的營業場所是棟現代建築,一樓是農會超市,販售臺灣各地的農特產品,與關西農民市集很類似。而其後方則有數棟與建於日治時期儲糧所有之倉庫及加工廠

ricestory01.jpg

  

新屋稻米故事館就是當時儲糧倉庫其中一棟,門前的屋簷都還保有日式風格,屋頂好像還像還是鋪瓦

ricestory02.jpg

  

除了是新屋遊客中心外,也是兒童故事館,牆上可愛的繪圖及小小區閱讀環境及童書營造出孩子的閱讀空間

ricestory22.jpg

ricestory05.jpg

 

館內一隅打造以前柑仔店的樣子,從收銀機、裁縫機、菸酒牌及商號等等,有濃濃的懷舊感

ricestory06.jpg

ricestory07.jpg

ricestory08.jpg

 

特別設計傳統灶的造型,陳列許多與米相關的工具

ricestory25.jpg

 

石磨及搗米在早期都以人力慢慢做,現在的孩子太幸福了,偶爾看到時能以玩樂的心情來體驗

ricestory10.jpg

 

在從前過年、過節時,在習俗上都得準備些相關的米食,你記得的有哪些?

ricestory15.jpg

 

沒想到早期新屋也有戲院,可見以前也是很繁榮

ricestory12.jpg

 

通常有稻田的地方都有草垺,在農收後農民會將收割後的稻草先「欉」(意即束起來),待曬乾後再堆起成「垺」。其用途除可用來起火,也可以拿來蓋在菜畦上。范姜古厝則為這一帶保存完整之古厝

范姜古厝,為范姜家族的祖堂,是一棟具有客家樸實特色的老建築。房屋面積五百坪,建築呈口字形排列,古厝共為五間,以第三座的保護狀態最好、最具代表性。五間古厝皆為紅色磚瓦的平房三合院建築,且方位都不同,保留了濃厚的廣東客家人建築特色。范姜古厝主要在欣賞建築的設計方式及材料,均極具看頭,如門額上的交趾燒「陶渭流芳」之匾額或祖堂中的香爐、陶缸,還有彩繪門牆、木雕、磚雕等,將客家傳統庄院的特色完全顯現,更是喜愛訪古的遊客,拍照取景的好地點。祖堂每年農曆四月五日、八月一日會舉行春秋兩季,是最盛大的聚會祭祀活動。(引用自桃園縣觀光導覽網

ricestory16.jpg

ricestory17.jpg

 

除此之外,早期農家佈景陳設,加上栩栩如生的水牛更讓表玩早期農家風情的純樸與簡單

ricestory18.jpg

 


百年碾米機放置在三層樓的舊建築裡,完整的的木造結構是少見的大型木造碾米機械。以三條皮皮帶帶動整座碾米機的傳動,不過其中最大的皮套车年久失條損壞,目前找不到合適的替代品,只能在放在現場供參觀。目前看到的是一樓的部份,透過皮帶的孔洞可以看到二樓。

ricestory19.jpg

 

三個軸承原本有皮帶掛在上面帶動機器運作的,整個碾米的過程:稻穀入料口→提升輸送機→滾筒室(剥殼)→送風機(分開稻殼)→米分室→米篩→分為米糠及糙米

ricestory26.jpg

 

 礱殼機是把稻米去殼成為糙米,由碾米機去殼後的會成為白米。(礱,ㄌㄨㄥˊ,用來磨去穀殼的器具。形狀似磨,具有齒痕,多以木料製成)

ricestory27.jpg

 

二樓部份

ricestory40.jpg

ricestory42.jpg

ricestory43.jpg

 

三樓部份

ricestory36.jpg

ricestory37.jpg

ricestory39.jpg

 

甘單家庭除了分享甘單「愛玩樂」、「愛吃喝」的活動外,更常分享許多「活動訊息」,特別是親子體驗活動。如果您也喜歡這些活動,歡迎「甘單家庭」的行列吧!在您看完這篇圖文後,別忘了分享給您的好朋友!

 


新屋鄉因平原廣闊為稻米的重要產地,水源埤塘(人工蓄水池)是新屋鄉的最大特色,在日據時代已開挖完成,桃園大圳灌溉系統導入後,荒蕪漸成良田,始成今日綠野平疇的『水鄉米都』。這間倉庫最大的模型即為水源埤塘的情形,不過目前已重新規劃設計中。最有特色的就是牆上的尺規刻痕,這是為了簡單丈量目前倉庫放了多少米,剩餘多少空間。

ricestory28.jpg

 

ricestory48.jpg

ricestory49.jpg

ricestory47.jpg

 

以人工堆疊米袋及倉管人員計算畫面便是昔日的穀倉場景

ricestory30.jpg

 

以稻草束成的小玩偶有著不同的造型,也為這個場館增加活潑的氣氛

ricestory31.jpg

ricestory33.jpg

 

最後一項DIY雖然沒什麼挑戰性,不過可以讓孩子們看到稻米經由機器迅速的脫殼。相對這部日本進口的碾米機與百年木造三層樓高的大機器相較,完全是小而美,不只快速且效率高,但有沒有百年碾米機這麼耐用….?? 而且孩子們自己碾完米後通常會回家炫耀一番,而且會把煮好的米飯吃光,這也算是正面的意義啦!

ricestory50.jpg

ricestory52.jpg

ricestory53.jpg

 

DIY的費用100元就可以換到約600公克的白米或糙米,還蠻划算的。由於新屋的米為新香米,吃起來會有淡淡的芋香味,為新香米的特色。旁邊的農會超市更有全台各地的農特產,有的更為伴手禮的首選,可千萬別忘了去走一走。

ricestory58.jpg